騎噗噗不但可以吃好料,騎噗噗還可以去玩樂唷!
首先就帶各位去『關山警察局』吧!
去警察局做啥呢?
我們既不應訊也不保人,所以呢?想想來這兒還能做什麼呀!
借廁所...... No No No
跟著土豆腳步走就對啦!
大門口的兩尊木雕,很有原民風。
來這兒是要帶你看最美麗的後花園,若不明講,會不會以為是哪家古色古香的民宿?
除了看美美的後花園,還有就是參觀史蹟文物館。
這裡都是從日據時代至今的警政文物,土豆就不贅言,你們自個兒慢慢看吧!
第二天參加完熱氣球活動,回民宿吃完豐盛早餐,稍事休息之後,
咱們再度騎著噗噗出發囉!
在此要特別感謝KC大哥夫婦、快樂及快樂爸媽,陪著我們四個人玩了一上午。
也多虧了他們,我們才能玩得那麼盡興。
土豆真想說的一句話就是『有你們真好』
首先我們來到因一支咖啡廣告而出名的『伯朗大道』。
它的特色就是稻田兩旁一支電線桿都沒有。
若是選對季節,你可以想像那畫面:
藍天搭配遠方的山脈,還有兩旁綠油油的稻田,是不是很美呀!
只可惜我們去的季節不對,沒有藍天、沒有綠油油的稻田,而遠方的山脈也看不清楚。
嗚嗚嗚......各位只能用力的想像。
感謝KC大哥提供相片 ↓。
續往『大坡國小』。
大坡國小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地方,就是這面牆啦!
這片擋土牆最初是在民國六十年建造,因為不停的損壞而重建了三、四次,
起先只是以為水泥牆抵擋不住土石的壓力,但是一直增加厚度也還擋不住就奇怪了,
而且發現一旁的水泥溝渠也不停的向前突出,後來才發現:
池上的地理位置就在歐亞板塊跟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由於地熱的高溫,
板塊會有熱膨脹的情況,一膨脹就會互相推擠。
靠近中央山脈的這一邊是歐亞大陸板塊,另一邊是菲律賓海板塊,
後者以每年大約八公分的速度向歐亞板塊逼近,這並不是跳恰恰的你進我就退,
歐亞板塊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只會默默承受!頑強抵抗之下,就產生了地表的隆起,
台灣的中央山脈就是數百萬年以來,靠著每年長高幾公分的速度成形的...
為了精準的測量位移的速度跟變化,在民國87年的時候,安裝了這個「地殼變形精密測量儀」,
定期的監測池上斷層的地表活動。
而土豆這一跨,正好跨在兩板塊之間。
其實板塊的互相推擠是默默的緩慢進行,所以能量得到了釋放,
地震則是因為能量無法釋放,板塊突然的推擠或斷裂而造成,
力量相對也就明顯許多,甚至會引起海嘯。
而這個溜滑梯不知是因板塊推擠,或者因地震而成這樣就不知了。
土豆只知這溜滑梯不能再玩了,真是太...太...太危險啦!
逛完這兒,還讓快樂爸請吃午餐,真是太感恩啦!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吃完午餐,也是我們分道揚鑣的時候。
沒有他們,一切只能靠自己,不...不...不...應該說一切只能靠他們三人啦!
唉~ 不好意思呀,土豆是個大路痴咩...
商議好先去池上『大坡池』。
池上為花東縱谷著名的魚米之鄉,米以池上米為貴,魚則來自大坡池。
大坡池又名池上大埤(陂),為秀姑巒溪上游舊河道偃塞後之遺跡,標高在260~270m間,
其主要水源來自新武呂溪伏流以及人工水圳灌溉附近水田後的溢流水,
池水則由排水口向北流出,成為秀姑巒溪源頭之一。
接著到萬安村的『稻米原鄉館』,這裡原是農會的肥料倉庫,經改造而成了稻米原鄉館,
作為展覽廠及旅遊諮詢處。
『池上飯包博物館』,土豆是第二次到訪,所以這次就象徵性的拍幾張紀念。
池上米遠近馳名的好名聲,在民間企業的贊助下於2002年6月9日成立的池上飯包博物館,
記錄60年前池上飯包的歷史沿革,從民國29年時李約典夫婦在池上火車站月台叫賣蕃薯餅、
34年李陳雲接棒以竹葉麻繩包四個飯糰和其他配料、到46年飯包成為木盒包裝,
菜色陸陸續續的調整下,成為今日我們耳熟能詳的池上飯包,
館內規劃歷史文化區、農田農具區、稻米文化區、池上飯包區和古早飯包區等等,
讓民眾了解池上飯包所代表的深遠意義。
騎車的好處就是處處有驚喜,只要看到美景,隨時可以停下來拍照。
這次土豆又想說一句『玉萍有你真好,可以載著土豆滿街跑,滿街拍照。』
也感謝玉鈴、品蓁這幾天相伴旅遊,有你們大家真是太好啦!